时光荏苒,伴随着学子们的欢声笑语,本学期学业已圆满结束,各位也迎来期待已久的寒假。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充满亲子互动的假期,我们在此为同学们和家长们准备了几个小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篇
合理规划,自我管理
我们理想中的寒假,既是“放飞自我”的好时机,也是查漏补缺的宝贵时光。但是,有多少同学在假期中不断在学习与娱乐之间摇摆不定,在自律与懒散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只能哀叹时间飞逝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同学们可以运用“时间四象限法则”来制定一个“寒假专属日历”。通过合理分配寒假的时间资源,并根据任务的紧迫程度进行规划,我们不仅能增强对时间的掌控感,还能确保新学期伊始便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此外,假期里合理地使用手机同样至关重要。同学们要做好自我监管,适度使用电子设备。同时和家长在“玩”手机这件事情上达成共识,与父母商量好使用的时间、次数、用途等,并自觉遵守这些约定,才能更好地培养自理能力。
保持觉察,调整情绪
假期能让我们放松,但也会给我们带来情绪上的挑战:和父母发生争吵、与朋友发生矛盾等。当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应先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采用“情绪调节12法”中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调节情绪,再尝试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若以上方法还不足以应对挑战时,也可以联系学校老师或拨打以下热线电话求助:
家长篇
理智理性,做孩子温暖有力量的后盾
“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在第一位”,成绩是考试过后最直观的呈现,但它绝非孩子学习旅程中唯一的追逐目标。若分数不尽如人意,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家长最应当做的是陪伴孩子一同分析当前状况,一起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但能助力孩子培养起自我反思的能力,还能极大地增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假期间,家长也要温和而坚定地管控手机,密切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变化,注意亲子沟通语气、方式和方法。家长们切勿简单粗暴催写作业,应多多觉察自我情绪,接纳和理解孩子情绪。若有需要也可拨打上方心理热线电话进行求助。
新年亲子活动,营造和谐亲子关系
“关系先于教育,关系大于教育”,因此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各方面成长。下面两个新年亲子活动,不仅能增加新年节日氛围,让学生和家长们都乐在其中,又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一:指导孩子规划一次新年家庭短线游
1.选定目的地:孩子根据自身的兴趣,列出市内2—3个景点并一起上网搜索景点信息,最终确定目的地,培养孩子的信息搜集与决策能力。
2.制定预算:向孩子说明旅行费用包括的项目,如交通、餐饮、门票等,参考当地美食攻略预估餐费,让孩子规划出行预算,学会合理用钱。
3.规划行程:根据景点开放时间和距离远近,引导孩子规划每天的行程,标注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4.准备物品:让孩子依据目的地和行程,准备出行物品清单并逐一准备,培养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温馨提示:父母指导孩子规划新年家庭短线游时,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勇敢尝试。
活动二:新年版我说你剪
1.材料准备:新年红纸、剪刀
2.活动体验:每位家庭成员拿出新年红纸,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整个过程不提问,也不讨论。(指令的内容为:闭眼,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把纸打开。)
3.活动观察:活动结束后,观察你手上的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成品,是一样的吗?
4.思考分享:同样的指令,为何大家的成品不一样?(对折的方式不同:横着/竖着;撕得方式不一样:大小;旋转方式:顺时针/逆时针)体会到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与角度各有不同,应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沟通了解对方想法。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安快乐度寒假!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假期蓄力以及在各位家长正确的引导和陪伴下,一定会收获新的成长,度过一个平安、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 在此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引用来源:羊城晚报、中国教育报
撰稿、图片:周 琦
初审:李嘉诚
复审:付嘉豪
终审:黄志良